欢迎来到98核心期刊网-专注期刊论文发表20年!
您的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乳腺癌靶向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乳腺癌靶向

摘    要:目的:分析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乳腺癌靶向治疗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2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输液室行靶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PICC,观察组实施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舒适度、心理状态、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舒适度、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靶向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PICC,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舒适度,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乳腺癌;
 
临床治疗乳腺癌以手术、靶向治疗为主,为便于临床救治的开展,需建立静脉通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作为常见静脉输液系统,均能降低穿刺频率,缓解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1,2,3]。但两者对患者并发症、生活质量、舒适度、情绪、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仍需进一步探究。本研究旨在探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2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输液室行靶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3~53岁,平均(40.12±2.13)岁;病程0.5~2年,平均(1.39±0.37)年。观察组年龄22~54岁,平均(40.23±2.06)岁;病程0.5~3年,平均(1.31±0.32)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病理学、CT检查确诊为乳腺癌;认知功能、沟通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1)孕期或哺乳期女性;(2)存在其他脏器功能病变者;(3)合并凝血功能、免疫功能障碍者;(4)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方法:对照组实施PICC,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穿刺部位,以手术对侧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作为穿刺点,通过超声检查了解患者穿刺静脉直径以及畅通情况。局部麻醉、消毒铺巾后,行PICC,并通过X线检查确定置管部位。冲管后以肝素封管,并使用无菌贴布固定导管。观察组实施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下确定患者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并进行穿刺,检查患者血管直径及通畅情况。局部麻醉、消毒铺巾后,确定患者的穿刺点,插入导丝后将穿刺针拔出,导管于导丝引导下置入血管内,钝性分离锁骨下组织,并建立皮下隧道、囊袋,于隧道针引导下将导管引至囊袋内部,连接好注射底座后缝合切口。于注射底座部位穿刺翼形针,连接输液接头,并做导管冲洗、肝管封管处理。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留置导管维护工作,使用前回抽血液,并用生理盐水冲管,以确保导管通畅。
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移动及脱出、皮肤感染。(2)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舒适度,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舒适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舒适度越佳。(3)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说明焦虑、抑郁程度越轻。(4)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根据得分分为满意(>90分)、一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两组生活质量、舒适度、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舒适度、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舒适度、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n(%)]
讨论
乳腺癌作为女性恶性肿瘤疾病的一种,主要症状为乳房肿块、胸痛、泌乳障碍等。乳腺癌细胞一旦脱落,经淋巴、血液系统在全身范围内转移、扩散,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临床治疗乳腺癌以手术、靶向治疗为主,治疗过程中,药物经静脉滴注形式给药,为避免反复穿刺而损伤静脉、皮肤,建立静脉通路十分必要[4,5,6]。
PICC、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为临床常用静脉输液系统,对于降低穿刺频率、减轻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均有积极意义。其中PICC由外周静脉进行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通过建立可靠静脉通路,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靶向治疗、输液、输血等治疗途径,并避免药物及血制品对血管内膜的刺激。但PICC导管需每周维护,且导管路径较长,留置期间易出现导管牵拉、移位、脱出等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给患者的身心均带来一定的负担[7,8,9]。相比之下,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为深静脉通道,完全植入患者体内,维护频率为1次/周,减少了临床工作量,且可避免PICC的使用弊端,可减轻患者身心负担,提高舒适度及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10,11,12]。另一方面,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操作简单,埋植于皮下,降低了感染风险[13,14,15]。
综上所述,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用在乳腺癌靶向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PICC,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舒适度,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

文章推荐: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