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核心期刊网-专注期刊论文发表20年!
您的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分析

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分析

摘    要: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单县海吉亚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实施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 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 0)。结论: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B超引导;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技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是发生在肝脏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代谢异常、病毒性肝炎、遗传因素、长期吸烟酗酒等因素有关[1]。通常情况下,早期原发性肝癌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食欲减退、周身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导致患者确诊时多数已发展至中晚期,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2]。目前射频消融以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手段,具有创伤小、病灶定位精确的特点,可以降低癌细胞的侵袭性以及复发、转移率。本研究旨在探讨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单县海吉亚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9~71岁,平均(45.45±6.56)岁;Child-Pugh分级:A级16例,B级19例。观察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31~72岁,平均(45.73±6.47)岁;Child-Pugh分级:A级15例,B级2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1)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病理检测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2)单个病灶直径≤7 cm,且病灶≤3个;(3)预计生存期>3个月;(4)无手术禁忌证者。
排除标准:(1)存在腹水者;(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3)凝血功能和认知障碍者;(4)存在多个器官病变者;(5)严重营养不良者。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甲胎蛋白等检查,术前4 h禁食禁水。对照组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手术前30 min,肌内注射10 mg地西泮注射液(生产厂家:甘肃兰药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2020554),穿刺股动脉,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行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明确肿瘤大小、位置、数目后进行插管。在肿瘤供血靶血管中注射5~20 mL碘化油(生产厂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1585)+750 mg注射用5-氟尿嘧啶(生产厂家:远大医药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137)+200 mg注射用奥沙利铂(生产厂家:成都长青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648),对于动静脉瘘患者可以根据血流速度采用聚乙烯醇颗粒进行堵封,再进行化疗栓塞治疗。术后下肢制动12 h,进行保护肝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术后2、4周进行影像学检查,如恢复情况欠佳,需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维超声显像仪实施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前给予0.3 mg/kg吗啡阿托品注射液(生产厂家:东北制药集团公司沈阳第一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1924)和2%100 mL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生产厂家:福建金山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5020528)硬外麻醉。通过B超明确患者病灶情况、穿刺部位及大小,并在荧光屏幕中实时显示穿刺范围和过程。引导针的刺入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和微波反应进行调整。对于直径<3 cm的病灶可进行单针单点消融;对于直径≥3 cm的病灶需要使用多点叠加消融。病灶消融完成后,对针道进行消融,防止病灶出血以及转移。通过B超确认病灶完全消融后,完成手术,并在消融的位置使用无菌敷贴覆盖,术后进行保护肝脏等对症治疗。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a.完全缓解:治疗后3个月,肿瘤病灶灭活,且未见肿瘤强化;b.部分缓解:治疗后3个月,肿瘤强化范围缩小>50%,未完全消失,临床表现明显缓解,未出现新病灶;c.疾病稳定:治疗后3个月,肿瘤强化范围缩小25%~50%;d.疾病进展:治疗后3个月,肿瘤强化范围缩小<25%或变大,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3)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皮疹、血小板减少。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TBil、AST、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见表1。
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 0)。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 0)。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讨论
原发性肝癌在早期不具备典型临床表现,患者就诊时多已处于中晚期,肝功能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3]。目前,临床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方法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通过碘油阻塞肝脏肿瘤供血血管,可以让患者肝细胞缺血缺氧情况得以控制[4]。与肝癌切除手术相比,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具有创伤小、恢复效果好的优势,适用于年龄偏大、耐受性差的患者,但在术后并发症防范、远期疗效等方面仍具有局限性[5,6]。
本研究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微波消融将针状电极探头穿刺到预定的肿瘤中心部位,微波针中的微型微波可以释放出微波磁场,使周围分子高速旋转运动产生摩擦而升温,从而促使组织坏死和凝固[7,8,9]。而在B超引导下,能够实时反映微波消融的情况,更加准确、清晰地显示肿瘤病灶的浸润范围、大小,了解肝内病灶和门脉以及各级分支走向,能够按照病灶的位置精确选择穿刺点,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还能减小对病灶相邻组织器官的损伤,对机体损伤小,因此术后恢复较快,相关并发症少[10,11,12]。
综上所述,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文章推荐: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