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核心期刊网-专注期刊论文发表20年!
您的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缺血性中风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证候要素及Lp-PLA2水平的相关

缺血性中风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证候要素及Lp-PLA2水平的相关

摘    要: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证候要素变化及其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茂名市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四诊信息进行证候要素诊断,比较治疗前后各证候要素情况及Lp-PLA2水平。结果:缺血性中风血管介入治疗前的证候要素,内风频次最高(76例),内火和阴虚频次最低(13例),痰湿、血瘀、气虚分别为35、37、29例;治疗后内风频次最高,达59例,阴虚最少(14例),内火、痰湿、血虚、气虚分别为15、38、46、26例。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组合多变,治疗前后单一证候因素较少,两证和三证相兼占比较高。治疗后患者Lp-PLA2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不同证候因素患者Lp-PLA2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证候因素Lp-PLA2水平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各证候要素的分布频率、证素组合均出现了一定变化。Lp-PLA2水平可能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制存在密切关系。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证候;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缺血性中风是脑血管闭塞或阻塞,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目前,关于缺血性中风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证候要素变化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是否存在内在联系尚未明确[1]。本研究通过观察80例患者缺血性中风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证候要素的变化及其与Lp-PLA2水平的相关性,揭示中风病可能的发病机制,以期为缺血性中风患者介入术后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茂名市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7例,女53例;年龄34~88岁,平均(67.70±12.92)岁。患者家属同意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手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且经颅脑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2)中医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的诊断标准[3]。
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为缺血性中风;(2)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8》[4]血管内治疗筛选要求的缺血性中风者;(3)介入治疗前后完成Lp-PLA2项目检查者。
排除标准:(1)头颅CT或MRI提示颅实质出血、脑室系统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2)超过血管内治疗时间窗者;(3)经检查证实由脑外伤、脑肿瘤、代谢障碍、寄生虫等引起的中风者;(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者;(5)合并凝血机制障碍或出血性疾病者;(6)合并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或严重感染者;(7)对造影剂过敏者;(8)血糖<2.7 mmol/L或>22.22 mmol/L者;(9)存在药物无法控制的严重高血压者;(10)无法耐受或不同意手术者。
方法:(1)经规范化培训的访问人员明确调查各个项目的定义,应用统一的问卷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面对面调查。采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四诊信息,并认真填写《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5]。(2)Lp-PLA2检测:行血管介入治疗前0.5 h及治疗后第7天采集静脉血2 m L送本单位检验科检测。
观察指标:(1)分析缺血性中风介入治疗前后证候因素分布规律;(2)分析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证候因素组合变化情况;(3)分析患者介入治疗前后Lp-PLA2水平;(4)比较不同证候因素患者Lp-PLA2水平。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独立计量资料比较若同时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采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缺血性中风介入治疗前后证候因素分布规律:缺血性中风的主要证候因素包括内风、内火、痰湿、血瘀、气虚、阴虚。其中内风频次最高(76例),内火和阴虚频次最低(13次),痰湿、血瘀、气虚分别为35、37、29例;治疗后内风频次最高(59例),阴虚最少(14例),内火、痰湿、血虚、气虚分别为15、38、46、26例。见表1。
表1 缺血性中风介入治疗前后证候因素分布规律
80例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证候因素组合变化情况: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组合多变,治疗前后单一证候因素较少,两证和三证相兼占比较高。见表2。
表2 80例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证候因素组合变化情况
80例患者介入治疗前后Lp-PLA2水平比较:治疗前患者Lp-PLA2水平(231.26±24.38)ng/m L,治疗后患者Lp-PLA2水平(149.49±21.81)ng/m L。治疗后患者Lp-PLA2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29,P<0.001)。
表3 不同证候因素Lp-PLA2水平比较(±s,ng/m L)
不同证候因素患者Lp-PLA2水平比较:治疗后,不同证候因素患者Lp-PLA2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证候因素Lp-PLA2水平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4。
表4 各证候因素Lp-PLA2水平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s,ng/m L)
讨论
中风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其病机不离痰、瘀、风、火、虚。初期以邪实为主,后期随着病情进展,以正虚之证为主,证候要素复杂而多变。张艳霞等[6]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主要中医证候要素包括风证、火证、痰证、瘀证。亦有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介入治疗前内风证出现频率最高,治疗后证候要素以内风证、痰湿证及血瘀证为主[7]。本研究表明,缺血性中风介入治疗前后证候要素分布频率较高的均为内风证、痰湿证及血瘀证,与上述研究相似。提示缺血性中风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中医药干预措施应重视内风、痰湿及血瘀要素,息风、化痰湿、活血法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研究显示,缺血性中风病情进展过程中,风、火、痰、瘀等邪虽可单独出现,但更常见的是多者相兼。本研究结果亦提示,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组合多变,治疗前后单一证候因素出现的例数很少,两证和三证相兼出现占比较高。此次研究还探讨了四证素、五证素结合的情况,结果显示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组合虽然复杂,但四证、五证俱全出现少,也提示把握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之时,只需抓住2~3个核心,即可有的放矢。
Lp-PLA2是一种参与低密度脂蛋白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酶。在病理条件下,Lp-PLA2可通过动员单核细胞、上调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泡沫细胞沉积等方式破坏血管内稳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使用Lp-PLA2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研究表明,高Lp-PLA2水平可能与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有关[8]。本研究结果提示,缺血性中风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后Lp-PLA2水平明显下降。仓志兰等[9]观察了缺血性中风治疗前证候要素与Lp-PLA2水平的相关性,发现中医证型痰证与非痰证患者的Lp-PLA2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角度切入,结果表明,不同证候因素间Lp-PLA2水平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下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Lp-PLA2水平的变化用于缺血性中风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证候要素间的诊断尚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本研究结果与仓志兰等[9]研究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证候要素划分非双分类、重复试验次数较小等有关。
综上所述,缺血性中风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各证候要素的病例数、证素组合均出现了一定变化。Lp-PLA2水平治疗前后存在明显差异,提示Lp-PLA2水平可能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制存在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黄燕,赵敏蔡业峰等.4 077例缺血中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及规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7):759-761.
[2]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8,21(1):60.
[3]李平,吴钟璇张云如等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1):55-56.
[4]霍晓川,高峰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8[J]中国卒中杂志,2018,13(7):706-729.
[5]王少卿,高颖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1):4794-4797.
[6]张艳霞张允岭,张志辰等.血糖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9):1721-1723.
[7]林沥星缺血性中风血管内介入治疗后证候要素特点[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
[8]刘向哲,宋艳芳,王彦华等基于关键证候演变规律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辨治[J].中医杂志2021 ,62(23):2051-2054.
[9]仓志兰陈兆耀.人血浆脂蛋白与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J]四川中医,2018,36(6):84-87.

文章推荐: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