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8核心期刊网-专注期刊论文发表20年!
您的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价值

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价值

摘    要:目的:探讨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4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急救方式);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5例作为试验组(优化院前急救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时间指标、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时,试验组GCS、GO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转运时间、接受院前急救时间、至医院专业救护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CT检查时间、入院后溶栓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伤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具有较高价值,可缩短急救各流程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转运成功率及安全性高。
关键词:优化院前急救流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
 
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持续升高,该疾病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患者发病后若未能在第一时间接受救治,死亡风险较高[1]。当接到家属的电话后,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赶往现场对患者实施救治,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2,3]。以往医院多采取常规急救方式,但现场观察发现,该方式未能获得理想的急救效果[4]。目前医护人员对常规急救方式进行了完善,积极优化院前急救流程,获得了良好的救治效果[5]。本研究旨在探讨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4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5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53~69岁,平均(63.2±0.3)岁。试验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54~69岁,平均(63.9±1.1)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本次试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依从性高者。
排除标准:存在认知与精神障碍者;存在其他脑部疾病者。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方式,按照一般流程,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常规处理,及时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后续救治。
试验组接受优化院前急救流程的急救方式。(1)急救中心接到急救电话后,及时明确患者的病情与发病地点,第一时间通知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出车,及时赶往现场。医务人员通过电话指导家属实施常规的现场自救,需要告知家属已派遣救护车赶往现场,减轻家属的顾虑。(2)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依据检查结果及时进行相应诊断。第一时间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若患者意识模糊或处于重度昏迷状态,需要辅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将其头部偏向一侧,确保其顺畅呼吸。若患者存在呼吸不畅,需要及时对其实施吸痰与面罩给氧。若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8分或出现呼吸抑制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机械辅助呼吸。(3)通过对以往救治的经验进行总结发现,诸多患者的血压水平会显著提升,多是因为颅内血压升高或处于焦虑状态,对此需密切注意患者血压情况,控制颅内压,缓解其焦虑情绪。(4)因此院前急救医务人员需要及时对家属进行询问,若明确患者存在高血糖情况,及时为患者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而加剧脑缺血,一般需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6.0~10.0 mmol/L。
观察指标:(1)神经功能:入院时与出院时进行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GCS评分满分15分,GOS评分满分5分,GCS与GOS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恢复效果越好;NIHSS量表满分42分,评分与神经功能呈正相关。(2)时间指标:转运时间、接受院前急救时间、至医院专业救护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CT检查时间、入院后溶栓治疗时间。(3)治疗情况:转运成功率、死亡率、伤残率。(4)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呼吸道阻塞、神经功能后遗症、脑疝。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比较:入院时,两组患者GCS、GOS、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试验组GCS、GO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比较(±s,分) 
两组患者时间指标比较:试验组转运时间、接受院前急救时间、至医院专业救护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CT检查时间、入院后溶栓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时间指标比较(±s,min)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试验组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伤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n(%)]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致残率,发病后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病,便需要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特别是对院外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极大程度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7,8]。常规的急诊方式,未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治疗效果不佳[9,10]。故需要对院前急救流程进行优化,以提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伤残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在院前急救流程中对患者进行气道管理,可在较大程度上避免患者发生窒息与意识障碍等不良情况。对患者实施面罩给氧、利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等操作,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若患者同时存在高血压症状且血压水平>200/110 mm Hg,则需要及时运用有效的措施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要求急救医护人员对患者予以及时准确的判断,依据判断结果对其实施针对性治疗。出院时,试验组GCS、GO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在建立卒中中心后,缩短了脑梗死溶栓时间及脑出血手术时间,及时抢救患者,有效降低了患者脑组织损伤,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试验组各指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急救人员通过运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及时准确地为患者提供院前急救,严格按照标准及规范实施转运,在转运过程中能够及时与院内相关科室取得联系,使其做好充分准备,进而缩短相关时间指标。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综上所述,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具有较高价值,可缩短急救各流程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转运成功率及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李金慧,阮泳瑜,谭秀新.优化院前急救流程联台ML APSS筛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 17(16):173-176.
[2]王处,王海燕,陈颖慧,等院前急救干预流程链式管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救护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11): 1392-1393.
[3]张国明,李踔,韦广莹,等.卒中单元院前急救流程静脉溶栓救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21,21(2):309-312.
[4]陈奕菲,张春鹏王慎安等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6):180-181.
[5]史俊院前急救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22):3762-3763.
[6]韩志领,王丽娟,王利伟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交通医学,2019,33(5):459-461.
[7]陈奕菲,张春鹏,王慎安等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6):180-181.
[8]曹俊辉44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特征及院前急救措施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7(3):172-174.
[9]刘瑶王军,李瑾,等.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84(6):336-340.
[10]何晴,许波,陈富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联台模式的应用分析[J]现代医院2021,21(3):451-452.

文章推荐:

我要分享到: